张家港市兴瑞税务师事务所

Zhangjiagang Xingrui Certified Tax Agency Co.,Ltd.

首页 >> 税务知识 >>税务要闻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7号+总局公告2025年第20号
详细内容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7号+总局公告2025年第20号

4个行业期末留抵退税


一是符合条件的“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以下简称制造业等4个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可以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

1.4个行业纳税人,是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占其全部增值税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销售额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计算确定;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计算确定。

2.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进项构成比例×100%。 

举例说明:某制造业纳税人适用政策,其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500万元,进项构成比例为80%,则其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为400万元(=500×80%×100%)。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期末留抵退税


二是符合条件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与20193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的60%

举例说明:某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适用政策,其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20193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为100万元,进项构成比例为90%,则其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为54万元(=100×90%×60%)。

1.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是指从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相应发生的增值税销售额及预收款占其全部增值税销售额及预收款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销售额及预收款比重根据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12个月的销售额及预收款计算确定;申请退税前经营期不满12个月但满3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及预收款计算确定。同一计算期间内已经参与比重计算的预收款,不得重复参与增值税销售额的计算。预收款是指采取预售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收到的款项。

举例说明:某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202510月申请办理留抵退税。申请退税前连续6个月(20254-9月所属期),期末留抵税额分别为30万元、40万元、50万元、25万元、50万元和80万元。该纳税人20193月税款所属期期末留抵税额为60万元;202412月税款所属期期末留抵税额为20万元。据此计算,该纳税人不符合20193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规定,因此无法适用7号公告第一条第二项规定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留抵退税政策。但是,该纳税人符合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与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应不低于50万元的规定,因此可以按照7号公告第一条第三项规定的其他纳税人留抵退税政策申请办理留抵退税。

2.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与20193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按季纳税的,第二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的60%

举例说明:某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202510月在完成20259月所属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申请按照7号公告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办理留抵退税。申请退税前连续6个月(20254-9月所属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分别为30万元、40万元、50万元、25万元、50万元和80万元。该纳税人20193月税款所属期期末留抵税额为20万元。据此计算,该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与20193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30万元、5万元、30万元和60万元。因此,该纳税人符合20193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要求。


其他纳税人期末留抵退税


三是符合条件的其他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按比例退还与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的留抵税额。

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与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的部分×进项构成比例×60%+超过1亿元的部分×进项构成比例×30%。 

举例说明:a纳税人适用政策,20267月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000万元,2025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2000万元,进项构成比例90%,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为3240万元(=8000-2000×90%×60%)。 

b纳税人适用政策,20267月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22000万元,2025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1000万元,进项构成比例90%,允许退还的留抵税额为8370万元(=10000×90%×60%+22000-1000-10000×90%×30%)。

1.其他纳税人,是指除制造业等4个行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以外的纳税人。

2.除制造业等4个行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以外的其他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与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按比例退还新增加留抵税额。新增加留抵税额不超过1亿元的部分(含1亿元),退税比例为60%;超过1亿元的部分,退税比例为30%。 

举例说明:某纳税人,在202510月完成20259月所属期增值税纳税申报后,申请按照7号公告规定的其他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申请退税前连续6个月(20254-9月所属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分别为10万元、40万元、50万元、25万元、50万元和80万元。该纳税人202412月税款所属期期末留抵税额(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为20万元。据此计算,该纳税人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与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为60万元。因此,该纳税人符合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期末留抵税额与申请退税前一税款所属期上一年度12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要求。


其他条件


纳税人申请退还留抵税额需要同时符合哪些条件?

7号公告规定,适用留抵退税政策的纳税人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纳税缴费信用级别为a级或者b级; 

(二)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者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 

(三)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 

(四)201941日起未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7号公告另有规定的除外。 

其中,“7号公告另有规定的除外,是指7号公告第九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的情形,即:纳税人自201941日起已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一次性将已退还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税款全部缴回后,可以自全部缴回次月起按照规定申请退还期末留抵税额。纳税人按照上述规定全部缴回已退税款后适用留抵退税或者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的,自全部缴回次月起36个月内不得变更


Copyright2021-2024All rights reserved  
@张家港兴瑞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0512-58228822
地址:杨舍镇南环路18号
seo seo